9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随后,9月13日,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
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近日国家卫健委也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从已了解的情况来看,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政策具体细则,预计将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贷款使用方向也包括了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
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涌现千亿级需求
从国常会制定财政贴息计划来看,合计涉及1.7万亿贷款总额;从涉及的关键领域来看,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均在计划中,整体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
卫健委此次通知的发布,更令国内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改造走在了前列。
从卫健委传达出的声音来看,目前正由规划司组织进行政策研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
“现在政策倾向是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贷款资金使用方向是: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卫健委原则上对项目申报不予干预,即报即批,由医院与指定银行自行协商贷款方案。”有接近此次政策的研究人士表示。
另据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医疗系统实施政策细节,明确此次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但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
实际上,目前国内多地卫健委均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对各级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开展摸底调研,了解购置医疗设备需求,汇总填报需求情况表。
其中,部分省份还特别提出,在开展公立医院需求调查工作中,要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将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原则上可按一个县级医院1亿元的规模考虑。
医疗新基建潮引动行业风云
实际上,这已不是近年来国内首次推动医疗新基建建设。
自 2020 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受控之后,全国各地开始逐渐重视医疗补短板和新基建,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先后发布文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建设任务。
除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升。2021年11月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 明确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 在市县解决”打下基础。
国家及各地财政也给予了医疗新基建以充分支持。
从国家投入来看,2021 年中央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为 653.9 亿元,呈逐年提升趋势。2022 年全年预计下达 707 亿元,同比+8.08%,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地方投入来看,2020 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券投入医疗新基建,2022 年初以来广东、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市陆续发布高额专项债支持相关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而此次国常会及卫健委提出的财政贴息贷款计划,也将为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贡献充盈动力。
医疗新基建的浪潮,也给国产医疗设备厂商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量。如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自动化药房龙头健麾信息、净化工程绝对龙头华康医疗、超声内镜国内龙头开立医疗等等均受益于政策浪潮,与之配套的医疗信息化系统也进入一个需求暴涨阶段。
九阵智慧医共体助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以往县级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资金,无法购置大型检查检验设备,而且数据基本都是信息孤岛,基层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尤其突出。如今添置设备有望,解决县域检查检验结果无法共享就成为突出矛盾。
其实在医共体内,县级医院医生可以快速调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查结果。上级医院的优质检查、检验资源,也能共享至下级医院,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
九阵智慧医共体解决方案以管理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依据医学影像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标准,通过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医学影像与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为检查检验业务跨区域、跨平台数据共享和互认提供支撑。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是依托医共体龙头——县级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构建医共体内信息联动系统,打造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县级医院与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打通了PACS系统接口,连接县级医院与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CT、DR等设备,实现检查申请单、检查结果、检查报告电子化,实现了医共体间资源共享。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的建立,实现了百姓在乡镇卫生院拍片,由三级医院专业医师进行诊断。不仅提高了患者就医便利程度、诊断质量和诊疗效率,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开销,也真正落实了分级诊疗制度,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达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的目标,使百姓能够“付基层医疗价格、享受三级医院诊断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区域影像会诊系统的运营,也有效缓解了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区域检验中心
通过构建基于医共体模式下的区域检验中心信息系统,九阵实现了医共体内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系统的垂直化管理,通过管理促进医学检验质量提升及同质化。
区域检验中心平台,建立一套互联互通标准化业务协同服务体系,为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检验协同服务支撑,并积极推进区域临检业务协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检验服务能力。
图片
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的检验标本集中配送到区域检验中心,检查结果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回传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基层检验科工作人员打印报告发至临床或病人,既缩短了检验结果的发布时间,减少了区域内重复检查的次数,又让基层群众少走路,节约了医疗费用,极大的方便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