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医疗信息管理高管学院(College of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xecutives,CHIME)最新调查报告数据显示,40%的医院CIO表示“将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作为2018年的最优先计划”。大数据分析平台可确保医疗机构访问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医院愈加重视大数据的作用,本月的招投标信息也恰好证实了这一趋势。
本文将从中、招标信息两大方向,结合医疗机构、各省份招投标数量、当月招投标金额TOP10,深入解析12月医疗信息化市场状况,以飨读者:
(本数据由医信邦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12月,医疗信息化领域中标总金额约13.1亿元(人民币),中标项目共409个。
医疗信息化领域中标项目金额排行TOP10如下表,其中最大单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医院建设项目,由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合计金额14735.58万。
结合相关数据,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建设升级、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医学大数据平台是目前中标单价最高的信息化项目。
根据医信邦的统计,12月所有中标项目中涉及大数据建设的共19个,共计金额约2.44亿元人民币。在中标金额排行前十的项目中,大数据项目就占了4个。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医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大数据工作的要求也越发详细具体,这是医院精细化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为医院大数据的一块,移动数据在移动设备、物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的今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疗机构都在思考如何从大数据中获得价值,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有价值的大数据产生。大数据平台建设,正在成为医院的必由之路。
2018年12月,医疗信息化项目中标企业共205家,其中12月中标企业金额排行前十名及中标金额如下表:
2018年12月份开标机构共350家,除公立医院之外,还覆盖了政府机构(政府机构与高校)、企业以及其他未评级医院。
从2018年12月所有中标医院数量来看,三甲和二甲医院基本持平,仍是医疗信息化建设主力军。
另外,11月开标卫计部门共计42个,本月不减反增,共计69个,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热度不退。
电子化、结构化、标准化、区域化是电子病历发展的四个阶段。在数据越来越体现出重要性的今天,医院都加快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那作为使数据产生价值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化的发展自然也是越来越快。
目前,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实施负责机构暂未统一,有些以医院或大学为中心,有些则由医疗管理中心牵头,当然,政府运营的也不少。各级机构的级别不一样,各地建设的参与单位也不一样。总体来说,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资源,大部分由政府组织建设、运维管理。通过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明确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通过最近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来看,往后可能会出现更多由政府牵头的项目,对于厂商来说,区域医疗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热点。
2018年12月份中标项目分布于31个省级行政区域。所有省份均有中标项目。浙江、福建两省共122个项目数,占项目总数超过四分之一,沿海省份项目数量仍遥遥领先。
(本数据由医信邦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12月,医信领域招标总金额约6.58亿元(人民币),招标项目共180个。
其中最大单是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4538万元招标医院信息平台及智慧医院应用架构建设项目(二期)项目。
与中标情况一样,三甲、二甲医院依是招标的主力军,合计占比超过64%,但是二甲医院占比远远大于三甲医院。
2018年12月,招标项目中金额排行前十名的如下表:
招标项目中,金额排行前十名都为千万级大单,其中大部分都是医院信息化的整体建设或升级。
一方面,医院内部对医疗信息集成的需求上升,操作繁琐、底层架构过时、数据未实现标准化的老系统急需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与医院进行业务对接。因此,传统HIS的升级和再造成为医院管理的刚性需求。
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以管理诊疗流程和病患诊疗数据为目的,要求实现医院信息化整体部署和各科室数据打通,对提供商的院级IT 整体构架能力、产品线丰富度以及交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订单额提升,500万以上以及千万级别的订单越来越多。
总之,系统升级改造、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市场主要需求,医信厂商们需牢牢把握机遇,抢占商机。
文章来源:医信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