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广东省卫健委公布了第二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共推出13家医院,分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和茂名市人民医院。
在未来三年内,每家医院将获得3亿元的资金支持。
据悉,从去年6月开始,广东省启动了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计划推出22家重点建设医院。首批推出9家,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5家医院,作为“登峰单位”。此外,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被选为“登峰培育单位”。
早在2018年6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医院的目标,即推动重点建设医院的医疗水平、高层次人才数量、科技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争取到2022年建成1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和若干个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新增2-3名院士、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全国百强医院达15家以上;
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建设医院解决疑难复杂重症的医疗技术水平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全省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那么,高水平医院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意见明确,首先需要发展前沿医疗技术,积极参加制定国家级疑难危重症诊疗规范、疾病诊疗指南和有关标准,开展重大疑难危重症的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提升解决疑难复杂重症的医疗技术水平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其次要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打造国际化的临床样本资源库和健康研究大数据库;与此同时,高水平医院要集聚拔尖的医学人才,组建以医学拔尖人才为核心的医学团队。
另外,要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建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医学及相关学科群。特别是,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尤其是重点建设医院要主动发挥表率作用,创新医院间合作机制,促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牵头医院与依托医院的深度融合;
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共享,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利民服务新模式。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重点建设医院的龙头引领和示范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建设医院与粤东西北医院“结对子”帮扶共建活动。同时,加强重点建设医院与港澳高水平医院在医学技术和医院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广东医改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一直领先。如今如此大手笔建设医院,必将为区域内医疗带来一定商机,不管是大数据平台等软件的配置,亦或高端医疗硬件的购买,建议医疗相关企业多留心广东区域。
文章来源:医信邦 作者:谢凯
文章地址:http://www.hitzone.cn/2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