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之后,乡村振兴就成为国家的重要国策之一。
乡村振兴离不开提升基层健康水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是医卫界委员特别协商的重点议题,也是全国政协在4月份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之一。
政策频出,要求整合基层医疗数据
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及的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拓展数字惠民服务空间”,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具体内容包括了“构建权威统一、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全民健康信息联通应用方面,要求“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构建权威统一、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核心数据库,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接入和数据共享。探索建立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监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共享。”
显然,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促使基层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成为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
数字化赋能,提升基础薄弱的基层健康
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例如,青岛市卫生健康委近日就发布通知,对《青岛市“十四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及“推动县域内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形成融合公共卫生、电子病历等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在线预约、双向转诊和数据自动采集。”
但实际上,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不完善,大部分处于各自开发、各自建设的情形,都是一座座互不相关的“信息烟囱”,不仅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都难以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而且城乡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基层医疗资源匮乏,无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调配,这也是卫生主管部门必须面对的难题。
推进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接入和数据共享,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要夯实兴村振兴的健康基石,数字化体系的建设是重要且可行的手段。
数据共享,打通区域医疗信息化路径
建立标准统一、架构规范、安全可靠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已经成为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共识,面对这一趋势,九阵有何应对之策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基于基层医疗健康云平台的九阵智慧基层解决方案,它的优势在于实现了诸多“统一”:
统一标准、管理、维护与信息系统,包含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运营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用系统;
统一建设基层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为卫健委(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绩效、服务、运营等综合监管服务;
统一对接医保等外部机构或系统,中心对中心的模式,统一提供数据共享和协同服务。
九阵智慧基层解决方案的中心平台可以统一对接医保平台、上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疾病预防控制平台等系统,实现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需要每个机构单独对接。卫健委(局)各处室均还可以通过平台移动端查询区域内各机构业务信息和运营管理数据,获取负责区域的数据和报表,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以平台为基础的标准化管理,规范基层信息化建设,不仅完全打通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与公卫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交互渠道,避免信息重复录入与数据核对问题,而且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也能互相查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与健康检验结果。
既能满足不同规模乡镇卫生院的需求,也能满足村卫生室的应用,每个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系统模块和功能进行灵活选配;客户端1分钟就能完成自动部署,自动更新升级程序,维护工作轻松方便。
九阵智慧基层解决方案使用一体化的业务系统,统一建设、维护和管理,基层信息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在云服务模式下,共享机房、存储、服务器、安全等资源,大幅节省医疗信息化建设成本。
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哨点”作用,满足“战时”对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的有效支撑,提升基层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平战结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