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面提升县域综合能力
2019年4月24日

近日,广东省卫健委官网发布《广东省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实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县域居民健康需求,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而这也意味着广东省县级医院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未来,广东省县级区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

《方案》要求,到2019年底,广东全省70%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力争30%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至2020年底,力争全省90%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50%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至2021年底,70%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

县域内住院率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参考数据。《方案》明确,各地针对县域内外转的前5位病种,采取“一县一策”,做强薄弱专科和平台专科,提高县域内住院率。至2020年,力争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左右,县域内群众90%的疾病留在县域内解决。

此外,《方案》还指出,至2019年底,全省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全省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较强的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或“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力争达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县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服务能力。

加强人才建设是提升县域综合能力的关键,对此《方案》要求,要加强县域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县级医院卫生人才培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各地要加大产科、儿科、精神科、中医等紧缺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多管齐下提升县级医院医疗人员综合素质。

同时《方案》中也提到,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且提出明确要求,至2020年底,所有县级医院建成标准化HIS系统、电子病历、PACS医学影像、LIS检验系统、健康体检、传染病管理、临床路径等管理信息系统,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网上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城市三级医院和县域医共体连接,初步建成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的影像、检验、病理、心电等医学诊断中心,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系统。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卫生 安晓双(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