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狠砸1000个亿,做强县域中医药事业
2019年4月25日

        山西省凭借着改革的魄力,县域综合医改已率先进入全国医改“第一方阵”。近两年来,山西省县域综合医改不断突破体制壁垒,尤其是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方面,以其创新性举措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为破解偏远乡村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贡献了山西经验,形成了“山西模式”。

        近日,山西省在县域综合医改方面又有大动作。山西省卫生健康、发改、财政、人社、医保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县域综合医改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县域综合医改为抓手,出台20条举措,全面加强县域综合医改工作。

        《意见》要求山西省医疗体制改革在县一级的中医药转向,明确提出对中医药人才的广泛需求;同时宣布启动1000亿的政府项目资金打造本省县域综合医改的“山西模式”,强调将大数据运用到县域医改当中。

        对此《意见》还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力争到2030年,每个县(市、区)建有1家标准化公立中医医院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100%的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同时,要积极健全县域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县医疗集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县中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配备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加强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力度,县域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总诊疗量的比例不低于30%;建立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机制。

        《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落实中医药倾斜政策,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健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薪酬制度,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医保支持中医药力度,统筹中药饮片供应服务,建立“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模式,强化中医医联体联动作用。

        发挥县级中医院引领作用,强化县级中医院治未病服务能力,支持二级以上县级中医院对就诊重点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实行疾病诊疗、健康指导“双处方”制度,支持县级中医院建立康复科,打造一批县级中医院康复示范单位。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的《意见》相比其他已发布的文件,政府明确公布了将为本省县域医改所投入的资金数目。从文件中可以看到,山西省政府将从省内现有的人才、大数据等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等几个重点项目中拿出1000亿元支持中医药事业在县一级以下的发展。

      文章来源:县域卫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