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精通藏医理论,行医实践经验丰富,又主管藏医学院–曼巴扎仓事务的藏医博士曼然巴扎西活佛不畏当时资金、设备、设施、人员各个奇缺的困境,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自筹现金500元购置藏药、西药、针灸器材等部分必需品,因陋就简成立藏医门诊所,亲自主持开展医疗业务活动。
1984门诊所改名为塔尔寺藏医医疗站,扎西活佛不顾教务繁忙,亲自出任站长,治理初生的医院。扎西活佛从自己主管的曼巴扎仓抽调十余名精通藏医理论,具有一定医疗水平和制药技术的年轻医僧,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当时加入的有坚赞昂旦等。在工作中,藏医高僧扎西活佛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以一个佛弟子的慈悲利他之心狠抓临床疗效,服务患者,为全体医务人员树立榜样。同时,贡却坚赞和坚赞昂旦协助扎西活佛,不断强化门诊、财务、制剂等内部管理,完善各项医疗服务,提出以精湛的藏医医术、最好的疗效,只保成本的最低廉收费,为患者提供地优质的医疗服务,将医疗站走向正规道路,为医院的成长发展立下了汉马功劳。
藏医院成立以来,扎西活佛始终重视院务建设、人才培养成和扩展服务项目,以此保证藏医院健康持续的发展和有序高效的运作。院务建设以领导班子建设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为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塔尔寺藏医院一班人深知几间房子、几位僧医很难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便开始积极改善设施,更新设备,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层次。1995年经省人民政府、塔尔寺维修领导小组决定,从塔尔寺维修费中列支200万元,省计委、省财政厅各解决25万元,将原先建在寺内的湟中县藏医院门诊、住院部、职工宿舍楼等全部搬迁出寺。次年下半年,塔尔寺藏医院正式从医明学院经堂-曼巴经堂陆续迁入新址,有了独立的行医场所,医院便先后积极募集资金180万元,维修门诊楼820平方米,新建藏医药浴住院室430平方米,浴池9个,病床15张,并在室内安装了电子控制的电热器(仅此一项投资12万元),继而维修藏药制剂车间、药库共1200平方米,职工宿舍600平方米还改装新电路、维修锅炉房等,使藏医院整体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一座焕然一新、独具特色的藏医院占地面积12.5亩,建筑总面积3600多平方米,由三层门诊楼、药浴住院部、制剂车间、粉碎车间、库房等组成。门诊楼还有一间教室,专门用于藏医知识的教授,室内挂有多幅藏医曼唐和佛教唐卡。塔尔寺藏医院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几年来,以扎西活佛的支持、操劳为前提,塔尔寺藏医院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僧侣人力资源优势,以藏医独具一格的医疗手法和制剂技术,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僧侣患者治疗施药,从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在,该院由藏医曼然巴、医术高明的扎西活佛担任名誉院长并坐诊,救治各民族患者;由双硕士学位医僧贡却坚赞出任院长,职员近20名。在这家医院,所用藏药由僧医们自己采集、加工、炮制,疗效独特,深受患者好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塔尔寺藏医院顺应时代、适应社会,与2008年8月正式采用九阵医院管理系统,实现医院内部信息化管理,为医院更好、更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